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王维枫教授团队在森林结构多样性调控碳储量研究中取得进展

更新时间:2025-04-16点击次数:

        森林抚育间伐作为重要的经营措施,其通过调控森林多样性影响碳储量动态的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王维枫教授团队在秦岭松栎混交林中设置一系列空间代时间的森林样地并开展了间伐时序实验,揭示了结构多样性对碳储量恢复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间伐初期(4年)碳储量下降11.6%,但12年后完全恢复至间伐前水平,表明间伐具有显著的长期碳汇增益潜力。非空间结构多样性(如DBH基尼系数)是碳储量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可解释68%的碳储量变异,其通过促进生态位互补性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相较于传统关注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证实森林结构复杂性(如多径级树木配置)能更有效增强碳汇功能,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该成果以"Structural diversity enhances the temporal effects of thinning on carbon storage in pine-oak mixed forests"为题发表于环境管理领域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梁梓澳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王维枫教授和国家林草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王祥福高级工程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76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科研创新项目(XBJ-KJCX-2021-1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4_1352)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5.125304



来源:院办    撰稿/图片/编辑:王维枫     审核:项卫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