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付晓莉研究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庆伟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做了题为“红壤丘陵区植物环境适应性的水力学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太阳辐射的响应机制”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由副院长李孝刚主持,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积极参加。

付晓莉研究员从植物水分生理生态方面,介绍了“等水理论”在研究植物干旱适应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详细比较了“斜率法”和“水利面积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利弊,系统讲解了植物干旱适应性的水力学机制。王庆伟研究员从森林太阳辐射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介绍了冠层光谱对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贡献,证实蓝光在光降解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全球碳收支评估中“未知的碳损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报告结束后,两位专家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分享了他们在科研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付晓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人工林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在New Phytologist,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cology 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王庆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吉林长白山西坡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站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优青”获得者、联合国环境署(UNEP)环境影响评估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籍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林冠光谱生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在Natural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Ecology等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