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分布着约35000多种维管植物,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最新的《中国高等植物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8%的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51%的裸子植物和11%的被子植物被划定为受威胁物种。因此,保护濒危植物并改善其条件正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一轮的物种评估,在中国已知的3万余种被子植物中,有3363种被子植物受到威胁,其中约2/3是中国特有的。尽管一些标志性的受威胁特有植物已被广泛研究,但大多数受威胁特有植物都不为公众所知。然而,这些植物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支持生态系统功能和为区域提供经济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受威胁特有植物的研究程度,研究者调查和分析了大量与中国受威胁特有植物有关的中英文文献。结果表明,中国受威胁特有植物的研究存在较为严重的物种依赖偏差。当前对中国2117种特有的受威胁被子植物物种的研究相对不足,其中41%没有被任何中文和英文科学文献收录。此外,在44383份提到受威胁植物物种的文献中,只有2%与保护生物学有关,其中75%以上需要付费。研究者指出未来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需:1)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期刊的建设与投入,鼓励更多植物学相关的基础研究;2)加强对中国特有濒危被子植物的长期跟踪研究与全面调查,并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等手段摸清各地受威胁植物家底;3)将保护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保护研究应当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基层经验也因及时整理成文献传播;4)促进地区和国际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5)将新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保护研究和实践。
该研究成果近日以"More than just pandas: Urgent research needed on China's native plant biodiversity"为标题发表在保护生物学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中科院一区Top, IF: 5.9),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团队负责人毛岭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课题组硕士研究生陈禹衡为第一作者,博士后李垚,董禹然,青年教师张敏,杨永教授及波士顿大学Richard B. Primack教授,乌特勒支大学Kathryn E. Barry助理教授等也参与了本研究工作。
图1:基于首篇相关论文发表时间(A)和最后一篇相关论文的发表时间(B)的统计被研究的中国受威胁特有被子植物的数量,科学论文中提到的受威胁特有被子植物数量与该省受威胁物种数量的关系(C),以及该省的人均GDP与所研究物种在总受威胁特有被子植物中的比例的关系(D)。
图2:(A)所有与中国特有受威胁被子植物有关的科学论文的数量与类型,以及(B)与保护相关的研究的数量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