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生态学博士生郭佳欢在农林科学与林学领域Top期刊发表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06点击次数:

生态学博士生郭佳欢在农林科学与林学领域Top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我院生态学博士研究生郭佳欢为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俞元春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农林科学林学领域Top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negative effect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bial biomass, fungal communitie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2.120297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林,由于长期的纯林经营,土壤生物学性质的退化制约了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的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对森林生态系统转变很敏感,在林分地上-地下联系和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天然阔叶林转变为杉木纯林土壤真菌群落、土壤理化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的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天然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真菌α多样性和酶活性降低。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也受到森林转变的强烈影响,子囊菌门在天然阔叶林中的丰度较高,但担子菌门在杉木人工林中的丰度较高。从天然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腐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丰度增加,但外生菌根真菌的丰度降低,一些真菌群落,如粪腐生菌、地衣真菌、内生菌和地衣寄生虫,在杉木人工林中几乎消失。真菌群落的这些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密切相关。研究强调了天然阔叶林转变为杉木纯林对由真菌介导的C、N和P循环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杉阔混交林营造及杉木近自然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天然阔叶林(NBF)和杉木人工林(CFP)土壤中真菌功能群的相对丰度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2201304)、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08320477)以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的支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