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胎花博士: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有害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2月4日,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青年学者学术论坛”第107讲在1118教室开讲。论坛由徐侠副院长主持,学院师生1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胎花博士作了题为“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有害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当今全球性环境有害物和光学性质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线以及荧光等的特性及一些相关原理。接下来,李博士详细介绍了几种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包括利用抗体或核酸适体的均相免标、荧光信号增强或猝灭现象、量子点荧光表达等方式,在高灵敏快速检测霉菌毒素和病原菌中的应用。李博士不仅让在场的师生对荧光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为今后利用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在食品安检、环境监测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想法。
李胎花博士,生物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2010年1月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生物化工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在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KRIBB)和光州科学技术院(GIST)分别从事博士后、研究教授以及Research Fellow等研究工作。2015年12月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南京林业大学任专任教师。近几年来主要从事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和荧光生物传感系统的开发和构建,其方法应用于环境有害物的快速检测。曾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 Chemosphere,Nanotechnology,RSC Advance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以一作或共作发表了SCI收录科研论文27篇。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Langmuir, Chemosphere, 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期刊的特邀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