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专业特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4月12日至13日,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赴盱眙县、洪泽区及泗洪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教育与生态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铁军精神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党员们通过参观管内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革命影像、复原场景等史料,认真学习新四军在黄花塘艰苦卓绝条件下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新四军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顽强斗争的光辉历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参观学习中,大家深刻意识到,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把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和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党建共建,共话绿色发展
结合环境科学学科特色,教师党员们实地调研了洪泽湖生态修复项目、洪泽湖三河闸水利枢纽、洪泽湖野外观测研究站及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详细了解湖泊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进展。

为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环境科学系党支部与洪泽湖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围绕“红色教育+绿色发展”主题召开现场座谈会。党员们就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与当地管理人员展开交流,探讨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生态建设的路径。
洪泽湖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首任站长李萍萍教授分享了其与张银龙教授、韩建刚教授合力建设洪泽湖野外观测研究站的艰辛过程,观测站2016年立项,2022年批款,现已初具规模,耗时数十年。
近些年,环境科学系党支部与洪泽湖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聚力党建共建,不断深化业务合作,围绕洪泽湖湿地申报并获批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双碳”重点项目等,围绕洪泽湖湿地发表高水平文章百余篇,出版《洪泽湖河湖交汇区湿地生态和农业环境研究》专著教材,成果《洪泽湖东部湿地质量诊断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获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环境科学系主任陆海鹰表示,此次党日活动既是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深化。全体党员要以新四军精神为动力,将党建与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会党员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力,为美丽湿地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践性”调研,实现了党性锤炼与专业提升的双重目标,为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环境科学系党支部将持续立足专业特色,聚力党建共建,助力学院“牢记殷切嘱托,生态赋能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来源:院党委 撰稿/摄影/:环境科学系党支部 编辑:李薇 审核:柯立明